國內大學全國排名名單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等。
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學校類型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綜合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綜合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綜合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綜合 |
5 | 復旦大學 | 上海 | 綜合 |
6 | 南京大學 | 江蘇 | 綜合 |
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理工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綜合 |
9 | 武漢大學 | 湖北 | 綜合 |
10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綜合 |
11 | 四川大學 | 四川 | 綜合 |
12 | 中山大學 | 廣東 | 綜合 |
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理工 |
14 | 同濟大學 | 上海 | 理工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理工 |
16 | 東南大學 | 江蘇 | 綜合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師范 |
18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理工 |
19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綜合 |
20 | 南開大學 | 天津 | 綜合 |
21 | 天津大學 | 天津 | 理工 |
22 | 山東大學 | 山東 | 綜合 |
23 | 中南大學 | 湖南 | 綜合 |
24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理工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理工 |
26 | 廈門大學 | 福建 | 綜合 |
27 | 吉林大學 | 吉林 | 綜合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師范 |
29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農業 |
30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理工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理工 |
32 | 湖南大學 | 湖南 | 綜合 |
33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理工 |
3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綜合 |
35 | 南方科技大學 | 廣東 | 綜合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理工 |
3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理工 |
38 | 蘭州大學 | 甘肅 | 綜合 |
39 | 東北大學 | 遼寧 | 理工 |
40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理工 |
4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理工 |
42 | 華中農業大學 | 湖北 | 農業 |
43 | 蘇州大學 | 江蘇 | 綜合 |
44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師范 |
45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理工 |
46 | 上海大學 | 上海 | 綜合 |
47 | 暨南大學 | 廣東 | 綜合 |
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理工 |
49 | 南京農業大學 | 江蘇 | 農業 |
50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師范 |
51 | 鄭州大學 | 河南 | 綜合 |
52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理工 |
5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理工 |
54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理工 |
55 | 上?萍即髮W | 上海 | 綜合 |
5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理工 |
57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綜合 |
58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理工 |
59 | 江南大學 | 江蘇 | 綜合 |
60 | 河海大學 | 江蘇 | 理工 |
61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師范 |
62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理工 |
6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理工 |
64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理工 |
65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理工 |
66 | 浙江工業大學 | 浙江 | 理工 |
67 | 西北大學 | 陜西 | 綜合 |
68 | 深圳大學 | 廣東 | 綜合 |
69 | 西南大學 | 重慶 | 綜合 |
70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理工 |
71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師范 |
72 | 福州大學 | 福建 | 理工 |
73 | 江蘇大學 | 江蘇 | 綜合 |
74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農業 |
75 | 南昌大學 | 江西 | 綜合 |
76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理工 |
77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理工 |
78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師范 |
79 | 揚州大學 | 江蘇 | 綜合 |
80 | 東華大學 | 上海 | 理工 |
81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林業 |
82 | 云南大學 | 云南 | 綜合 |
8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理工 |
84 | 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 | 理工 |
85 | 寧波大學 | 浙江 | 綜合 |
86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師范 |
87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 | 師范 |
88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師范 |
89 | 長安大學 | 陜西 | 理工 |
90 | 華南農業大學 | 廣東 | 農業 |
91 | 廣州大學 | 廣東 | 綜合 |
92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理工 |
93 | 燕山大學 | 河北 | 理工 |
94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理工 |
95 | 安徽大學 | 安徽 | 綜合 |
95 | 河南大學 | 河南 | 綜合 |
9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綜合 |
98 | 浙江師范大學 | 浙江 | 師范 |
99 | 廣西大學 | 廣西 | 綜合 |
100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 | 理工 |
1、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簡稱“中大”,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中山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 學校有1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學科領域數量位居國內高校第2位,其中有14個學科領域進入前0.5%,2個學科領域進入前0.1%。在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中,33個參評學科有16個學科進入水平排名前5,32個學科進入水平排名前10。 現有院士(含雙聘)2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39人,教育部“*”獎勵計劃66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9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40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居國內高校前列。 擁有10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經濟管理等多個本科專業通過了國內、國際認證。 入選教育部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卓越醫學人才教育計劃、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計劃,與法國民用核能工程師教學聯盟等國際一流大學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順利通過相關國際認證。
2、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學校是世界“雙一流”和國家“211工程”建設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型大學。
1928年,安徽大學肇基于時為省會的安慶市,開啟安徽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賡續襟江帶淮崇教文化之菁華。幾經易址,于1956年遷建合肥;數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安徽大學”校名,這一天被定為校慶日。作為一所具有紅色革命傳統的高等學府,安徽大學辦學近百年來,勇擔民族復興大任,執著“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辦學理想,秉承“至誠至堅、博學篤行”校訓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累計培養了38萬余名優秀畢業生,是安徽省內畢業生人數最多、分布最廣、影響最大的高校,被譽為省屬高校的“排頭兵、領頭雁”。
滁州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9:25黃山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8:28安慶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7:20銅陵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6:24淮北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5:29馬鞍山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有哪些 排名前三名單
時間:2023-05-31 17:33:27